目前位置:首页 > > 南少林的歷史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 林家樂的武
● 林家樂的武術心要
● 林家樂與南少林的關係
● 南少林的歷史
● 林家樂的武術著作
● 林家樂發表于雜志的文章
● 林家樂講學、接受采訪
● 林家樂和他的學生
● 林家樂2013’國際中國功夫高峰論壇暨功夫角力•演示大賽
 

南少林的歷史

    

 
 
  中國历史經商周列國、春秋戰國、秦漢三國至唐宋時代,戰爭連綿不斷!在漫长的戰争岁月里,早應該有武術、武功的修煉方法,在暗中流傳!可是,歷史的记載重文隱武!武功、武術的传播和運用情況,未曾在史冊上有著重要的记錄或作过深入的論述!

有一種带有武功的拳術,叫做“太祖內功拳術”,是中国古代流傳至今的武術。

“太祖內功拳術”的“太祖”二字,有太初,太乙、太始、早早、最早之意。“它”的“暗中流傳”和“少林寺”有着很深的關係。
 
 
 
 
  
 
  
 
  北魏太和二年(496),孝文帝為安置北天竺高僧跋陀敕建少林寺;熙平二年(517),達摩禪師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傳《易筋洗髓禪學》予少林僧人。從此“少林寺”的大名天下皆知。

唐朝武德四年(618),少林十三棍僧聯合趙孝宰救護唐皇李世民,此十三棍僧,名:一空、半空、元空、色空、禪空、了空、悟空、智空、靜空、虛空、真空、法空、律空,十三棍僧所持的拳棍之法,是否與“太祖內功拳術”及“易筋洗髓禪學”有關,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唐朝在北魏之後,棍法為武功拳术的延伸,如果沒有優秀的“武功”作為基礎,棍法的淩厲威力是不會如此震撼世人的!!
 
 
 
 
                  宋太祖趙匡胤
 
  “太祖內功拳術”顯榮於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傳說趙匡胤幼年由其父親带往嵩山少林寺求藝,學會了“太祖內功拳術”。他因“太祖內功拳術”所衍生的棍法取得天下!(他的“拳棍”天下無敵!)趙匡胤将“太祖內功拳術”視為命根,自稱為“太祖皇帝”,後世人遂稱他為“宋太祖”。

《北拳匯編》紀載:“匡胤挾其奇技,秘不示人,而醉後曾與群臣具言其奧蘊,尋悔之,又不欲食言,卒置其書於少林寺神壇中。” 宋朝的趙匡胤見其所拥有的“拳棍”,在少林寺已經失去傳承,感慨之余,將其所學回傳少林寺。

天下武术,有“顯傳”與“密傳”的分别。

“顯傳”,易於繼承;“密傳”,不易继承,培训艰难,并且被“師訓”所限:“非人不傳、非時不傳、非地不傳,不可以隨便示人,不可以說出師承之名。”在清代,更不可以随便說出自己所学的拳术之名。

趙匡胤將其所得的“密傳武藝”回傳少林寺以後,經元入明,少林寺里又再失去“太袓內功拳術”的傳承!
 

 
 
 
 
          插圖為:“十方禪院”
 
    “十方禪院碑”全文
 
 
   “少林寺”里有一座“十方禪院”,院里有一方“新建十方禪院碑”,此碑紀載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將軍回傳“少林拳棍法”给“少林寺”的詳細情況,碑文摘錄如下:“予昔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長劍(棍棒)技。嘉靖辛已歲,自北云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僧負其技之精者,皆出見呈之,予告其住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劍技名天下,乃傳久而訛,真訣皆失矣。……’”“小山慨然曰:‘劍訣失傳,示以真訣,是有望于名公。'予谓:

‘是非旦夕可授而使悟也’。即擇其僧之年少有勇者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從,隨往南征。三載之間,諄諄示之,皆得其真訣,雖未造於得心應手之神,其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亦庶幾矣。……”
 

 
   
 
           俞大猷將軍

  俞大猷,字志輔,號虛江,明弘治16年(1503)出生於福建泉州府晉江濠格頭村。他以自己所學得的武學戰勝了日本倭寇!并平定當時全國各地的戰亂。他與戚繼光同時被稱為“中華民族英雄”,載譽“南俞北戚”、“俞龍戚虎”之名。俞大猷大戚繼光二十五歲,在整個抗倭戰爭中,最先抗倭勝利的是俞大猷。在戚繼光未加入抗倭戰列之前,倭寇已對俞大猷聞風喪膽!

俞大猷的實際戰功大於戚繼光,許多勝敵的謀略和具體的斗爭功勞在俞而不在戚,俞潛禪修佛,心志只在救護國家人民,不爭戰功,甚至多把戰功讓給戚繼光,因此後來戚繼光的“知名度”大於俞大猷!平时戚繼光對俞大猷敬畏有加,待之如師如友!史學家陳泗東先生謂:“不論官位及抗倭功績,俞大猷都在戚繼光之上,但閩人似太謙虛……年久日深,使人誤認戚繼光名在俞大猷之上。”泉州市副市長周焜民先生撰聯贊曰:“籌略靖氛也,首戰浙江,轉戰西北,再戰東南,身經百役,斬首兩萬五級,功在邊陲,才猷兼茂,與千古英雄爭品色;以身許國矣,四為參將,六為總兵,兩為都督,仕歷三朝,從戎四十七年,志同管樂,忠赤獨懷,為普天百姓致安平。”
 

 
 
 
           愈大猷將軍的書法
 
  俞大猷将军的佛學,易學,武學,兵学,書法都是第一流的!俞大猷的俞家軍,戰力強大,他教训的俞家軍實戰棍法,至今還流傳於福建沿海一帶,名:“三川日月槌”。此“槌”法三招結成一個攻擊組合,招招凌厉毒辣,一揭一打,步步向前,勢如激湍瀑布,難以抵擋!(非如此狠猛,無能制敵!)
 


 
    俞大猷所教的“軍棍”由“太祖內功拳術”衍化而成(可惜,現今所見,只傳拳術,不傳內功功法)!

俞大猷的武藝初學於李良欽,藝成,李良欽把俞大猷推薦給趙本學再作深造。

趙本學是宋太祖的第十八代親孫,其谱系傳歷為:宋太祖趙匡胤─燕王德昭─惟忠─令藕─從譪─子先(始遷居泉州府)─伯詳─師珙─希胰─與音─孟隸─由馥─宜遠─順道─溥養─綱樣─鼎弦─世郁(本學)。

趙本學譜名世郁,又名建郁,字本學,號虛舟。

趙本學集家學、兵學、易學、禪學、醫學……於一身,家居福建泉州府。

為什麼趙匡胤建都中原開封,其后代子孫會居住在中國東南偏僻的海隅─--泉州府呢?
 
 
 
                 朱熹
 
    泉州清真寺由來華的阿拉伯人建於1009年
 
 
  因為“泉州”在宋朝時代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對外貿易世界最大的港口,泉州在五代南唐時期已經是佛教經學、禪學、道学、易學、儒學異常發達的地方,禪宗最早的經刻本“祖堂集”就是在泉州出版的,它比“景德傳燈錄”還早出版五十年。時至宋代,更是華洋混雜,五光十色,西方各國和中東的客商如過江之鯽,文化發展和生活的富庶,盛極一時。故宋大儒朱熹游學其間,留下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

每個朝代都會因為盛極而衰,趙氏皇族吸取了歷史的教訓,自金人滅北宋以後,就遷徙皇族“南外宗正司”於泉州府,趙匡胤的後裔南遷泉州後,靠朝庭發給的“宗稟”和深受地方的愛護,過著极其富裕優雅的生活,閑來無事耍拳弄棒,鉆研學問。他們認為泉州是“生养之地”可以保其子孫繁衍不絕。福建西面和北面山巒疊障,泉州處於中原大地的“天邊海角”,元兵初時心遠難及,後來多次追滅趙家後裔,趙家後裔善於變身,得以幸存至不灭。子孫暗傳至明朝,已經是第十八代,其中最優秀者、最出色的是趙本學。可惜历史替迭趙氏皇氣已盡,趙本學空有一身本領,卻不為世俗所重用!

趙本學緣遇俞大猷之後,見俞骨格清奇,氣質胸襟,學問非凡,知其必然能够代替自己成為國家棟梁,故盡其所學傳授給俞大猷。

趙本學的家學最重要的是趙匡胤的武學,趙匡胤的武學即是中國古代密傳至今的“太祖內功拳術”。

此“太祖內功拳術”的身形步法與“太極拳”极为相似(疑“太極拳”是由“太祖拳”脱變而成),运作时,雙掌拇指收屈,雙肘緊挾雙脅,貼身短肢,含胸拔背,沉肩扣节,蘊元聚能,固守正中,遇敵出手,近攻截打,应變極速,極靈,極猛。“它”具有自己的“內功”修煉方法,拳招棄繁用“簡”,(拳法原於約,)緊守“拳母十步頭”。步,是動態招式。每“步”練至純熟,即生花巧。它講究出手連續三下,“三下”為一組合,十步為三組,吞、吐、沉、浮暗藏內功,貼身發力(整力駿勁),防不勝防……

因為身處太平盛世,“武術”已經“升”(或“淪”)為“表演競技”的“國粹”;遺憾的是,目前公開表演的武術,不管原來出自哪一家哪一派,只要大家認為“表演”得好看,即被稱為“少林好功夫!”

或者是因為優秀的“傳統國技”不為多見;或者是因為大家已經不認為武術可以甚至必須是那樣的“實用”!所以現代人對於武術的要求與古代不相同了!古代的學武者注重實際有用的防衛與攻擊的技術,目的真切,實而不華。現代的學武者注重花巧、炫眼、好玩,樂於華而不實。

五百年前的明朝也有這樣的情形:俞大猷在《正氣堂集》記道:“奈今所習所學,似是一個虛套,如此操就一千年又有何用?今之閱者,看武藝但要周旋左右,滿片花草;看營陣,但要周旋華彩,視為戲劇套數,此是以花勝法?而對手功夫漸失,武藝之通病也。”

由此也可以得知俞大猷所學得的武術绝非一般的“虛套”和非提供“閱者”所喜之“戲劇套數”。

趙本學秘密傳授給俞大猷的是“太祖內功拳術”的真訣,而俞大猷回傳給少林寺的“已失真訣”,也即是“太祖內功拳術”的真訣。煉此真訣,正如俞大猷所言“必積之歲月而後得”,也即是說學“太祖內功”,需練三至四年才能夠得到初成(一般拳技套路只要勤加練習領悟力強者短期內就可以練得頭頭是道),俞大猷技驚少林,若是演示一般的拳術套路,不會令少林僧人那般震驚、折服和重視!嵩山少林寺的練武廳地面上,还保存着一個個練武時致令下沉的足陷坑,這種足陷坑非一般拳術的腳力可以致成,只有修練“內功拳術”的腳力才可能致成!

俞大猷獨得中國古代秘密流傳至明代之優秀武术,他身經沙場百戰,著作了中國第一本武術專著《劍經》,并把太祖內功拳術和棍法重編,使“它”成為了利於沙場作戰的“顯傳太祖拳(包括棍法兵器的使用)” 。而此“拳”,從此廣泛的流傳於民間,成為清代至今繁衍不絕的“南少林的主要拳種”。

時至清代,北方少數民族女真金人入主中原,漢人為維護千年自治的尊嚴,“少林寺”成了“反清復明”的愛國活動基地。 “太祖拳” 氣正身嚴,修習者極容易油然產生正義感而得理不讓人!學得俞大猷秘傳太祖內功拳術或者学得顯傳太祖拳的少林僧人,他們善良正直不愿受辱,為了利世,必然會自動自覺的投入反清復明的斗爭中!

可惜,漢族運衰,清人運盛,少林“反清復明”力弱被剿,精英四散,分支全國各地,主體卻选择匿藏於福建“泉州東禪寺”。
 
 
 

    上圖:泉州少林寺
    底圖:清末民初從少林寺遺址東門附近遠眺泉州古城(英國藍大弼收藏,葉神嘏提供)
 
  “泉州東禪寺”建造於唐朝乾符年間。傳說由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會泉人郭皎,卓懌建、僧齊固所建。少林反清復明的愛國組織“紅花會”(“紅花會”也叫做“洪門天地會”:隱“朱”、“紅”為“洪”)總壇(總舵)轉移至泉州“東禪寺”之後,全國各地矢志反清復明的豪杰壯士,響應熱烈,勢力尤勝嵩山初起之時。但這些人不可以“明目張膽”的再次掛起“少林寺”的招集“招牌”,(也沒有必要再以“少林寺”為表面的招徠,)只能“借殼用神”,“東禪寺”说是“少林寺”,實際上是“用其神而失其形”。寺名延用本名“鎮國東禪寺”,而不用“少林寺”,本質上卻是“少林寺”反清復明的主體活動基地。(至咸豐六年“東禅寺”才加掛幻空禪師手書“少林古跡”木牌。至後代清皇,才正式敕賜“東禪少林寺”之名。)陳泗東先生說:“東禪寺有兩個名稱,一是正式的,名為鎮國東禪寺。另一個是俗稱,叫少林寺。”(見於《臺灣武林》第23期“少林五祖拳的起源與發展”一文。)
 
 
上圖幻空禪師手書“少林古蹟”四字木牌
 
 
清朝至今正式称谓“泉州東禪少林寺”(舊時照片)
当代重建后的“泉州東禪少林寺”(現時照片) 
 
    東禪少林寺的反清復明活動壯大以後,地方不敷應用了,又恐再次被剿成功,故把實力分散全閩以至全國各地,俗語說:“狡兔有三窟”,況且是“紅花會”之秘密反清組織。他們把莆田九蓮山的“林泉院”、福清的“大德(竹)寺”和其他地處僻靜的巨寺大剎(自建或借用)作為不讓人知的秘密培養人材的訓練基地。那時,“泉州東禅少林寺”則是對外公開文化與社會往來的“辨公代表處”(实际統轄全國“少林寺”反清復明組織)。故此,世間才有傳言:一說“少林寺”在泉州;一說“少林寺”在莆田,又說“少林寺”在……,就像現代企業,“寫字樓”設在中環,“生產單位(工廠)”則設在官塘,荃灣,屯門……以至全国各地,大家都可以用“這個企業的名稱”稱呼每个分体的“自己”,因此遷匿福建的“少林紅花會組織”,向外的正式“出身通報”,通常是:“閩少林”或“泉州少林”或“福建少林”或“莆田少林”……甚至直稱自己是出身於“少林寺”。
 
 
 
  清朝嘉慶年間閩人蔡永蒹有《西山雜志》,其中有一文“少林寺”的紀載:“……十三空之智空入閩中,建少林寺于(泉州)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閩僧武派之始焉。南唐天佑四年,少林寺反王審知之附梁,被毀。北宋太平興國六年詔修也。宋末,少林寺反蒲壽庚,千僧格斗元兵三萬,元唆都遣胡騎沖少林寺,寺僧被屠大半,而元兵三萬死余數千矣。少林寺僧曰法本、法華,技武超群,劍光如飛,殺出生門,逃之德化載云山焉,建玄妙觀。泉州少林寺,明洪武十年玄妙觀法本高齡佰有三十五矣,勸募州官黃立中疏奏朝庭敕修少林寺。僧人傳授技擊于泉南。嘉靖間倭亂,沿海村里大興練場。萬歷時東石武舉人蔡秉元是其例也。武庠生蔡延賡,少時從少林寺僧志明,學得十八件器法、技擊高超。南邑人馮安,從蔡延賡學也,馮安門人有黃眉、白眉、馮道德,而五梅、苗顯、至善、了凡、了因,則其徒侄也。”

“晉邑人胡甫之粵,被羊城綸房工員歐斃。其子胡坤,字惠乾,亡入閩、就少林寺學武。懸木于空,四面擊、金鐘罩、鐵布衫之法也。少林寺十三進,周墻(高)三丈,寺僧千人,壟田百頃,樹林茂郁、掩映少林寺於山麓。僧分十級也:禪房、方丈、長老、住持、當家、香火、緣齋、武練、武農、武樵。千僧之中皆能武,三武有絕技也。寺造柴羅漢、活機紐,僧人均無法逃遁,世稱十八柴人。胡惠乾學未滿期,報父仇心切,半夜逃,打格柴人至十七門,倒從竇扒走也。師兄有佛情,乃釋之舍去焉。胡竟專打絲綸房,歐傷命者多。粵人之不甘心,委白進士結連官府,大興擂臺,故有方世玉之打擂也。五梅尼姑初亦袒護方世玉,後受清官之敕而踏死方世玉焉。……”
 
 
 
 
李連杰演出第一部電影“少林寺”,背景練武地面上可見深凹足印坑。
 
 
 
林家樂與“少林寺”電影導演張鑫炎先生(中间)及剪接师在一起  
 
 
  “少林寺”實因“黃眉、白眉、馮道德、苗翠花,至善、五梅、方世玉、洪熙官、胡惠乾……”的故事而聞名天下。但此傳說出自泉州“少林”,而非嵩山“少林”呀!“嵩山少林”是由香港銀都機構屬下的中原影業公司出品,張鑫炎導演,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一片的宣傳才讓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民眾家喻戶曉的!嵩山少林的主体精神南移泉州,不容許人們輕率地說谁是“北少林”,谁是“南少林”!“少林”真正的只有一個。是因為“反清復明”的現實需要“少林寺”才南移泉州的,也因“反清復明”才會大量顕露“武术”的真面目!被傳說:“天下武术集归少林,天下武術出于少林。”(武術之受社會廣泛重視,始於明清。)當“泉州少林寺”風云際會盛名如雷之時,“嵩山少林寺”卻早已被清皇封癈!“少林”在泉州得到非常的發展,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就因為“少林”曾有“兩地”之實,所以今曰“泉州少林”被稱為“南少林”,是理所當然的事!
 
 
 
林家乐与“少林寺”素真長老在一起
 
  少林秘密愛國組織擇地泉州并且能夠在泉州發揚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趙匡胤的子侄近親和得到趙匡胤傳授武藝的優秀將領的後代子孙依附於“南外宗正司”繁衍不斷,他們是中華漢族的帝統苗裔,又因為出於修習太祖拳所衍生的正義感和保家衛國的熱情,他們歸匯於“少林寺”起著策劃凝聚的鼓动作用,而俞大猷與鄭成功的部下(或部下的子侄)也會大量参加“少林寺”的“共襄善舉”。“太祖拳”是極其優秀的拳種,社会上都會以能夠學得“太祖拳”,為榮為貴!改朝換代,需要大量文武兼修的人,同心同德,合力致勝!這些學習“太祖拳”的人就成了“少林寺”的實力主體。因此之故,現傳的“南少林武術”,才會出現以“太祖拳”為主體的承传形態。

我們刚才說過中國武術分“顯傳”與“密傳”兩種,顯傳的是傳給急於上戰場戰斗爭勝的實戰競技技術和日本常操練套路。密傳的是傳給重要将领及不急於上戰場的後備將領、高級机密干部、子侄近親的內功拳術。

“少林寺”的承傳情況也是這樣。  “顯傳”的“少林太祖拳”,清朝以後流落於民間由蔡玉明(鳴)先生總其成。因為教學的需要,他歸納太祖、達尊、羅漢、白鶴、行者(或玄女)的長處編成“五祖拳”。時至今日,“五祖拳”盛傳於閩南、臺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世界各地。“五祖拳”雖集五種拳技於一身,其基本手法和身形步法還是“太祖拳”。甚至目前流傳於永春一帶的“白鶴拳”,其“基礎”也還是“古太祖拳”,此拳後來遠傳廣東衍化成為現傳的“詠春拳” 和李小龍的“截拳道”、日本的“空手道”……甚至韓拳、泰拳身上也都可以看見“太祖拳”的神貌。
 
 
 
 
 
  現存世间的密傳“太祖內功拳術”,由清朝的陳正義師祖(1885-1943)所傳授。師祖出生於福建泉州晉江,他年轻时是一名剃頭師傳,長期入出“少林寺”為僧人剃髮,他耳闻目染對少林禪、武、醫具濃厚興趣,因为谦和好学,被少林高僧们看中,收為秘密學徒,訓練他作為反清復明的暗探。師徒情義深谐,盡得真傳。闽少林被廢,正義師祖隱匿故居,將其所密得的武藝和醫術傳授給陳法道(度)(闽南语道度同音)師父。
 
 
 

 
                                                   師父陳法道九十歲留影。
 
 
    師父陳法道八十歲时留影。
 
  陳法道師父九歲開始修習師祖傳授的“太祖內功拳術”,師父初煉“內功真訣(真實不虛、獨具面目、世間未見过相同的修煉方式方法與密訣)”至二十一歲才“開步散肢”,習練拳術技擊法(故俞大猷將軍傳授內功棍法給嵩山少林寺僧人時才會用三至四年的時間訓練受傳者使他們初具使用棍法所需的功力)。此技擊法初學的招式簡單撲拙,斬釘截鐵,剛猛迅疾,出手頓(踏)腳,地動山搖!應了中國彥語所說:“越深奧,越簡約!”

“太祖內功”功到深處,变成 “綿裏藏針”混身是勁,可以達到 “有感即應,無點不彈”的地步。此功初練似“外家”,堅硬強悍無比直率。實則煉至高層次之“內功”,注重的更加是“意”。“少林”僧人煉功時以“禪”立意,“武功”可以深至“佛境”;俗人不知以“禪”立意,只能停留在“初境”、“俗境”。“太祖內功”修煉至“禪功”境界,當“它”不涉及拳腳比試或者御敵保身之際,“它”可以純粹是“生命修行”的一種“功夫”,至此境界,“功”之用“心”多於“拳”之用心。“功”始終是“體”,“拳”畢竟是“用”。“體”離“用”不能顯其“能”;“用”離“體”不能顯其“功”。故此,大家才說完整的武學應當是“功拳并修,體用俱圓” !

 
 
 
林家樂獲得“中國南北少林合辦武術大賽”特別優秀獎
 

 
林家樂與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諸友合照於“泉州少林寺”(第二排左起第五位為林家樂)
 
 
     
          林家乐
 
 
  時至現今,誰是“太祖內功拳術”的密傳者呢?

林家樂,他是陳法道老師的學生。

陳法道老師密傳給林家樂一些什麼呢?

“內功”是人體生命能量(元氣)的“累生體現”。“內”是“內在精神修為”;“功”是修為結果。“內功”二字整體的深層意思是“內在修為轉化成為能量的一種修身結果。”

老師傳功法时谓《玉佩銘》云:“……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練功時需“萬念俱舍,只取一念”。此念即是佛念。念念不離本真佛性。念至心佛一如,元白之氣自會萌生。元白之氣生長壯大,邪黑之氣自會消退。邪黑之氣退盡,則人類生命自然而然的歸合於天矣!

“元白之氣”即是“元氣”。人類的“生命元氣”具有六種表現形態:一種是“生命”未成形之前的“炁”的原始状態。“炁”音氣。此“炁”為性命之先天元氣。第二種是成形之後“神”的状態。第三種是成形之後“氣”的状態。第四種是“血”的態。第五種是“精”的形状態。第六種是“髓”的状態。后五種為性命的後天元氣。

“炁”,是修行人“禪境”所會的“生命本體法身”。是生命活動中最重要、最有決定權力的性命元氣,力量最大,對人的要求也最高。人的“心”清凈之後,才能夠“水清見月”回歸本體。“炁”化成“有形”的人體之後,平時就由神、氣、血、精、髓主宰生命的運作。

古聖曰:元氣生命之本,元神御之,元精形之。生命最重要的是元氣,元氣盛則生命強;元氣衰則生命弱;元氣竭則絕症成;元氣復則絕症癒。病人的“元氣”得以迅速扶蘇,再嚴重的疾病也可以痊癒。

“少林易筋洗髓醫學”也因此確定了“元氣”的扶蘇是治病救命的關鍵所在。陳法道師尊傳授達摩祖師對於人體元氣的獨特認知──“神滿而後氣生,氣滿而後血生,血滿而後精生,精滿而後髓生,髓滿而後神生。”故此我們也才明白這個一般人所不知道的道理:“元氣”的扶蘇是生命第一重要的關鍵所在。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得到了“武术”確實寶貴的“內功”修習的依據和方法。
 

 
 
 泉州少林寺俯瞰全景
 
 
 
 
 
 
 
 
 
 
 
 
 
引用參考附文:
 
 
 
 
 
 
 
 
圖解泉州南少林傳奇歷史 泉州人都應該瞭解下!
 
 
 
 
 
 
1.唐初,嵩山少林寺派智空禪師入閩興建南少林寺。智空選址古城泉州清源山麓建寺,寺廟規模宏大,有十三進院落,寺僧眾多。智空成了福建武僧之始祖。相傳他收了十二個門徒,他們各懷絕技,非常勇猛。
 
 
2.智空四處化緣,集資建寺。溫陵百姓素來向善念佛,聽到有此善舉,一呼百應,建寺的錢物很快就籌集起來。智空禪師廢寢忘食地主持建寺。寺院建成後,稱為東禪少林寺。它規模宏大,人丁興旺,香火鼎盛,雄鎮東南。
 
 
3.泉州傳統拳種五祖拳中的“太祖拳”和南少林武術密不可分。宋太祖趙匡胤拳術高明,其子孫遷徙到泉州後,每日勤練祖上傳下來的“太祖拳”。“太祖拳”漸在閩南民間推行開來,成為南少林著名拳種。
 
 
4.居於泉州的皇族趙孟良在泉州少林寺出家為僧,成為少林寺元妙長老。元妙長老將家傳的“太祖拳”傳于少林寺武僧。後經歷代的發展豐富,成為泉州著名的傳統拳種。
 
 
5.宋末,元將唆都親率鐵騎三萬向泉州殺來。元兵沿途洗劫,來到清源山麓的少林寺。元妙長老下令關閉山門,少林寺一時鐘鼓齊鳴,千僧各執武器,嚴陣以待。
 
 
6.元兵先鋒奇握溫思兒兇殘成性,強行沖入少林寺,激起千僧義憤,武僧以一當十惡鬥元兵,在刀光劍影間,元兵屍橫遍地。
 
 
7.大將唆都下令放箭,少林武僧大部分被射殺。有法本、法華二僧武藝出眾,有騰空穿簷之術。他們殺出重重圍剿,逃入德化戴雲山中,修建玄妙觀,繼續習練少林功夫,少林薪火得以保存下來。
 
 
8.明洪武十年,州官黃立中疏奏朝廷,敕修泉州少林寺。僧人廣傳技擊之藝于泉南。到了嘉靖年間倭賊騷擾,泉州沿海鄉村大興練武。少林之風又重興於泉州一帶,少林寺第三次興起。
 
 
9.嘉靖四十年,俞大猷自北方奉命南征,途經河南,特地造訪嵩山少林寺。寺僧千人為之表演蓋世棍術,但他觀後認為少林棍術已失古人真訣,隨即傳授少林棍術審勢攻守、剛柔動靜糅合運用之要訣。
 
 
10.一次,幾千倭賊竄到泉州灣一帶搶劫,多個村莊村民遭殺害。當時俞大猷、戚繼光正在福建練兵,泉州少林寺住持慧明禪師,隨即選派百名武僧,到俞大猷軍中聽令,參與抗擊倭寇。
 
 
11.慧明禪師又修書向嵩山少林寺求援,嵩山少林寺即選五百精壯武僧入閩剿寇。嵩山武僧來到泉州後即與泉州少林寺武僧合兵一處,組成“少林僧軍”。少林僧兵剿賊時驍勇無比,大顯神威。
 
 
12.少林薪火一直在泉州民間傳承。清代少林弟子方世玉到杭州打擂臺。他年少氣盛,手提鐵棍和擂臺主雷老虎鬥了起來。二人大戰兩個時辰,但方世玉藝高人膽大,毫無懼色。
 
 
13.最後,雷老虎被方世玉打死,其妻李小環穿著雙飛蟠龍釘靴,領著門徒來和世玉大戰,李小環報夫仇心切,雙腳一起,一個雙飛蟠龍腳照著世玉心窩踢來!靴釘打入前胸。
 
 
14.方世玉母親苗翠花得訊,連夜趕到杭州,帶來妙藥讓世玉內服外敷。苗翠花知道只有泉州少林寺的至善禪師才能解除此厄,於是親自請至善禪師相助,在至善的説明下剷除了雷老虎之妻。
 
 
15.某年,乾隆帝下揚州遊玩。他微服私訪,誤入賭館,被眾惡漢追打。危急之時,少林高手唐奐帶領乾隆來到後花園,唐奐縱身一躍跳上牆頭,解下腰帶把乾隆帝拉了上去。
 
 
16.唐奐解救了乾隆帝后,乾隆帝問:“壯士高姓大名?哪里人?”唐奐連忙跪下道:“萬歲,小人唐奐,乃福建泉州人氏,在泉州少林寺苦學少林功夫多年,如今在此充當教頭。适才夢見金甲天神令小人前來救駕!”
 
 
17.泉州少林寺至善禪師晨鐘暮鼓,修禪演武,不遺餘力地繼承和弘揚少林武術。一時間,泉南大地處處湧動少林風,至善禪師也成了人人敬重的少林五祖高手。
 
 
18.清兵火燒泉州少林寺時,至善大戰白眉。至善練的是千斤頭神功,白眉練的是萬斤肚!千斤頭被萬斤肚緊緊夾住,突然,白眉的肚子用力一個伸縮,至善被彈出二丈多遠,七竅出血,一代高僧至善死于師兄之手。
 
 
19.官兵乘亂沖入少林寺,見人就殺。從泉州少林寺逃出的武僧只有寥寥數人,他們隱蔽在民間,繼續傳授少林武功。南少林武術得以薪火相傳,少林寺的武德繼續發揚光大。
 
 
20.泉州少林寺至善禪師的嫡傳弟子、白鶴拳高手無塵禪師因避兵燹,遁入山林繼續傳授少林武術。禪武之餘,開荒植茶,精心培育優質茶種。無塵禪師所培植的少林禪茶滋潤心胸,他每日品茗參禪,禪武並修。
 
 
21.近代,泉州又出了個少林高僧妙月和尚,他精通拳術又長於醫術,他的接骨移輪醫術大受民眾歡迎,經常為民義務治病。特別是他的鐵砂掌硬技,更是聞名遐邇,威震武林。
 
 
22.泉州少林寺方丈釋常定是泉州市政府確認頒佈的五祖拳傳承人之一,他謙遜淡然,面對浩瀚的傳統拳術,常定法師總自喻為滄海一粟,謙恭謹慎,以後學自居,讓人們體會到泉州少林五祖拳蘊藏著高尚的武德。
 
 
(繪圖 洪志雄)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林家乐博客武术空间直接链接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 洞悉生命(洞釋性命) © Copyright by looklife.asia  All Rights Reserved.